-
WISE
【英国】面试日程安排平台Cronofy 获得 BGF 1,500 万英镑投资
HRTech概述:英国版的“优面宝” 自动化面试安排平台Cronofy 宣布获得来自 BGF(英国成长基金)的 1,500 万英镑投资。该公司成立于英格兰诺丁汉,致力于打造企业级“调度基础设施”,其技术可无缝嵌入招聘、医疗、专业服务等多个业务场景,帮助企业实现自动化日程安排、减少行政负担并提升用户体验。
Cronofy 的平台目前已被全球超过 18 万家机构采用,包括 Indeed、Houzz、Docplanner 和金融科技公司 Wise。后者通过该平台将面试安排时间从平均 6 天缩短至 90 分钟。此次融资将用于产品持续开发、开拓新应用场景,并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,特别是北美,目前该区域已占其营收的 60% 以上。
2025 年 5 月,英国面试日程安排平台 Cronofy 宣布获得 BGF(Business Growth Fund)1,500 万英镑投资,以加快其在全球市场的扩张步伐,进一步提升面试调度技术的智能化和行业适配性。
这笔资金将被用于扩大产品团队,拓展 API 能力,增强客户支持网络,并加快其在北美市场的增长。此轮融资也为其早期投资人提供了部分退出机会,标志着 Cronofy 进入成熟扩张阶段。
🚀 从招聘场景切入,Cronofy 要解决什么问题?
在当今快节奏的招聘环境中,“面试安排”已成为阻碍企业高效招聘的最大瓶颈之一。招聘人员常常面临以下挑战:
候选人、面试官之间反复确认时间;
多轮、多人、多时区的面试协调极为复杂;
ATS 系统与日历平台间缺乏打通,数据孤岛严重;
候选人体验因等待时间长而下降,导致流失。
Cronofy 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诞生,它不是一个传统的排期工具,而是一套可嵌入企业系统内部的**“调度基础设施(Scheduling Infrastructure)”**。
🔧 Cronofy 的核心产品与技术优势
Cronofy 提供 API-first 的日程安排服务,其主要功能涵盖:
✅ 嵌入式面试调度(Embedded Interview Scheduling)
企业可将 Cronofy 的功能直接集成到自己的 ATS、CRM 或招聘门户网站;
系统会自动识别面试官与候选人双方的空闲时间,提供一键式安排选项;
支持多阶段、多面试官面试流程,适用于 Phone Screen、Technical Round、Panel Interview 等复杂流程。
✅ 实时日历同步(Real-time Calendar Sync)
兼容 Google Calendar、Microsoft Outlook、Apple Calendar、Exchange、Zoho 等主流日历;
保证信息实时同步,避免“双约”、“错过会议”问题;
提供会议提醒、重约机制、冲突自动检测。
✅ 多时区智能处理
Cronofy 能自动识别用户所在地时区,转换为统一可用时间;
特别适用于跨国招聘场景,消除因时差带来的沟通成本。
✅ 企业级合规与安全
遵守 GDPR 与各地区数据隐私规定;
提供 OAuth2 授权机制,确保安全接入;
日程数据存储可选欧盟本地或国际节点,满足行业合规需求。
💡 应用场景案例:Wise、Houzz 等如何用 Cronofy 提高效率?
Wise(原 TransferWise) 通过 Cronofy 将面试调度时间从 平均 6 天缩短至 90 分钟;
Houzz 与 Docplanner 等快速成长型公司使用 Cronofy 实现高峰期批量面试调度,避免运营瓶颈;
在医疗、法律、保险等服务行业中,Cronofy 也被用于客户预约系统,实现统一调度接口管理。
📈 未来规划:以美国市场为重心,打造全球调度基础设施
目前,Cronofy 超过 60% 的收入来自美国市场。此轮融资将助其进一步拓展北美客户基础,同时继续深耕欧洲市场,以英国为技术与合规中心,打造具备全球扩展性的“企业级调度平台”。
BGF 的加入不仅带来了资金支持,更为 Cronofy 提供了增长战略、人才网络与国际市场拓展的资源。据悉,BGF 此前已投资多个 B2B SaaS 平台和企业服务公司,对企业软件出海及本地化运营经验丰富。
Cronofy 的本质不是一个面向终端用户的工具,而是一个嵌入式 API 调度引擎,为数十万企业提供日程智能化能力,是“调度即服务(Scheduling-as-a-Service)”的代表。未来,其有望扩展至更多企业服务场景,如销售会议安排、医疗预约、法律咨询、客户支持等,成为基础设施级别的智能调度解决方案提供商。
-
WISE
英国一家薪酬数据平台Ravio 获得 1200 万美元 A 轮融资,推动全球劳动力薪酬数据现代化
HRTech概述:总部位于英国伦敦的薪酬数据平台 Ravio 宣布完成 1200 万美元的 A 轮融资,由美国 Spark Capital 领投,澳洲 Blackbird 和欧洲 Cherry Ventures 跟投。Ravio 致力于用实时数据重塑企业的薪酬策略,解决当前企业普遍依赖12-18个月前过时数据的痛点。Ravio 的平台通过与客户的 HR 系统 API 直接对接,实时收集并分析全球市场薪酬数据,覆盖 46 个国家、100 多种职位,支持不同公司按行业、规模、融资轮次等多维度精确对比薪资、股权和福利。客户包括 Just Eat Takeaway、Octopus Energy、Wise、Adyen、Mollie、Zoopla 和 Skyscanner 等知名企业。
英国伦敦的薪酬数据平台Ravio 宣布完成由美国 Spark Capital 领投的 1200 万美元 A 轮融资,参投方还包括澳大利亚的 Blackbird 和欧洲的 Cherry Ventures。Ravio 的使命是通过实时市场数据与决策工具,现代化企业的薪酬管理方式。
Ravio 的客户包括 Just Eat Takeaway 和 Octopus Energy 等知名消费品牌,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如 Wise、Adyen 和 Mollie,以及科技公司如 Zoopla 和 Skyscanner。
薪酬数据的滞后困境
尽管薪酬通常占企业运营成本的 70%,多数公司仍使用 12 至 18 个月前的零散数据进行决策。这种过时的数据导致严重问题:
当薪资低于市场水平时,人才流失;
部分岗位薪资超支,而其他岗位却难以招人;
新员工与现有员工参考数据不同,导致薪酬不公。
Ravio 的首席人力官 Vaso Parisinou 表示:“Ravio 的想法来源于我在 Deliveroo 初创阶段主导薪酬审核的经历。当时我们快速扩张,但要找到相关市场的数据非常困难。我需要在多个国家制定薪酬结构,确保数据反映最新市场情况,尤其是在远程岗位上填补数据空白几乎不可能。”
破解复杂的薪酬管理难题
Ravio 联合创始人兼 CEO Merten Wulfert 表示:“市场数据的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市场本身的变化。我们通过直接接入客户的 HR 系统,现代化了几十年来依赖手工调研的薪酬数据收集方法。通过自动化流程,我们得以持续分析市场动态。”
已采用 Ravio 平台的企业已经看到明显改善。德国 SaaS 企业 HERO Software 今年员工从 100 人增长到 250 人,其人力负责人 Anna-Lena Grimm 表示:“我们使用 Ravio 构建薪酬带,立即就发现了几个异常情况,非常容易发现薪酬公平问题。”
实时数据替代过时资料
Ravio 的平台提供涵盖 46 个国家和 100 多个职位的市场薪酬数据,帮助企业更快做出合理决策。其核心功能包括:
实时更新的全薪酬市场基准;
支持对整个组织进行薪酬对比;
针对现代薪酬负责人设计的工具,可简化薪酬结构设置、调薪流程并预防薪酬不平等。
客户通过 API 安全连接自己的 HR 软件,数据会被匿名汇总形成市场基准。企业可根据员工人数、融资阶段、行业等维度,精准比较自身的薪资、股权与福利水平。每当员工入职、离职或调薪时,数据也会实时同步到 Ravio 系统中。
Mollie 的人力副总裁 Jodi Slomp 表示:“Ravio 的实时数据让我们无需再依赖滞后的数据集或手动估算。平台数据更新快,图形展示也非常直观。”
Bolt 的高级薪酬经理 Evert Kraav 也说:“我最喜欢 Ravio 的是它能实时反映市场变化。我们现在可以按当前市场水平精准对标薪酬。”
推动全球扩张
Ravio 表示将利用本轮融资加速全球扩张,并帮助更多企业构建具备竞争力的现代薪酬体系。
Ravio 首席产品与技术官 Raymond Siems 表示:“我们为 1200 多家公司提供服务,深知薪酬负责人在数据缺乏、工具落后的情况下常常陷入两难。我们的产品正是为了解决这个痛点,提供高效、准确的实时数据与决策支持,彻底减少手动操作。”
Ravio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:
扩展数据集,覆盖更多区域与行业;
开发更智能的市场洞察工具,包括新员工薪酬对标与预测分析;
投资建设先进的薪酬管理工具,提高效率与可操作性。
Spark Capital 的 Alex Finkelstein 表示:“我们很高兴能继续加码对 Ravio 的投资。无论是哪个行业或公司规模,制定合理薪酬始终充满挑战。Ravio 已具备成为实时薪酬数据行业标准的潜力。”
关于 Ravio
Ravio 成立于 2022 年,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实现薪酬信心所需的数据与工具。通过实时市场洞察与现代化薪酬管理平台,Ravio 帮助前瞻性企业避免“薪酬债务”——即薪酬结构与市场脱节所带来的成本与风险。目前,Ravio 向员工规模在 100 人以上的公司提供为期两个月的免费薪酬对标试用服务,详情请访问 ravio.com。
-
WISE
校招领域有多大空间?全球精英都跑到沙漠里来想答案了
第七届世界教育创新论坛(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,简称 WISE)今天在卡塔尔多哈开幕。来自 150 个国家的 2000 多位各界专家一并出席。
卡塔尔王妃、基金会主席 Moza bint Nasser 殿下及美国第一夫人 Michelle Obama 为开幕式致辞并颁奖。
在随后的一场 CEO 圆桌会议上,多国的企业首席官和顶尖高校领导举行了辩论,议题为 “填补人才技能的沟堑:雇主们如何成为高等教育的联合投资人”。以下是圆桌上的嘉宾观点,希望能启发各位教育和企业服务行业的创业者们发现市场空缺:
咨询公司盖洛普对 159 个国家进行调查,教育行业人士中仅有 39% 认为高校教育为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准备。尤其讽刺的是,高校的行政人员中 98% 都相信学校教育很好地对接了职场;而企业的首席官里只有 11% 同意。
中国的麦可思数据公司的总裁王伯庆认为,国内高校的毕业生对行业缺乏了解。来自埃及 Delta Shield for Investment 的总裁 Neveen Tahri 则说,大学生具备优秀的能力,所缺乏的是在求职过程中表现自己的方法,把求职变成了在市场上卖身。
60 年代雇主招聘秘书,写出的要求是 “秘书”;今天雇主招聘秘书,写出的是 “总裁秘书”,职能要求可以长达 6 页。很多雇主公司不能厘清自己的需求。同一家公司里,CEO 看重人才的长期性素养,招聘官则看重人才能不能第二天就上岗做事。
大学教育不应该是阶段性的,而是长期伴随职业发展的。比如斯坦福的 Loop 计划,学生可以不断入校、离校,参加工作再回到学校充电。又比如设计持续性的实习项目,大一实习在公司各部门间轮岗(而不是泡咖啡和做复印),大二进入专业性工作,大三成为工作中的老手。每年的实习成果都需要报告给学校和企业,来不断改进。
即使同在一座小城市,也会出现大学、高中的校长和本地的大企业家相互完全不认识的情况,社交活动与合作的空缺还很大。
也有相当一批雇主也不愿意提早培训大学生。国际企业 SGS 曾为 12 个他们所青睐的大学生提供持续多年的企业奖学金,到他们毕业时,没有一个去该企业就职。得到良好培训和辅助的大学生更容易招致别家企业来挖墙脚,哄抬学生的毕业起薪。
比起硬技能的教育,软技能教育(沟通、团队协作、领导管理)更为重要。因为 92% 的公司都撑不过 20 年。大学为柯达公司设计的职业培训内容可能一夜间变得无用,因为新的毕业生应该去 Instagram 工作了。
软技能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机制去发现。一个大学生做了三件看起来和专业工作不相干的事(例如参与 NGO),但也许这三件事会让她在以后的工作里有更高的语言敏感度、或更懂社交媒体、或更善于结交好人缘,这样的软技能是很难从网站电子化筛选简历的机制里被发现的。
来源:36氪 ,作者:杨眉
出处:http://36kr.com/p/5039317.html
扫一扫 加微信
hrtechchina